查看“︁《流浪地球:果然,能拯救地球的,只有中国人。》”︁的源代码
←
《流浪地球:果然,能拯救地球的,只有中国人。》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该页面: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这些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
管理员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 作者 == [[林果宇]](北美留学生日报) 转载:[[帝吧中央集团军]] == 地址 ==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340897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36619988624772 == 正文 == 好多人看过这片子之后 不敢相信这是中国人拍的 很多人一看标题就明白了,我要说的就是今天上映后就口碑炸裂的中国科幻巨作《流浪地球》了。 很多人看完这片子之后依旧意犹未尽要二刷三刷。 很多人看完这片子后陷入了沉思。 当最初他的预告片放出来的时候,我就一阵卧槽卧槽地感叹了。 真正看完全片之后,剩下的就是已经被震撼到瘫倒在座椅上的我了。 这部片子注定要载入中国科幻电影,不,可能是世界科幻电影的史册。 因为当中国人能拍好自己的科幻故事的时候,世界都会为之惊叹。 不信,你听我细细说来。 活不下去了?中国人把地球“搬家”了 《流浪地球》是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一部小说,他更让大家熟知的作品就是《三体》了。 《三体》有多有名就不用多说了,就连美国前总统奥巴马都很爱读,读完三体后他甚至表示看完《三体》的故事之后,觉得做美国总统是一件十分渺小的工作。 而这部《流浪地球》也是不输给《三体》的刘慈欣的代表作品之一。 拿刘慈欣的作品改编成电影,从剧本上就不会输。 其实,《流浪地球》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剧透预警—— 以下含有轻微剧透 《流浪地球》讲了一个脑洞十分大的故事。 未来的某一天,人们发现太阳在急速老化,快要炸了,人类唯一生存的办法就是逃离太阳系。 但是,这TM可比逃离北上广难多了。 最近的适合居住的星系是4.2光年外的比邻星(哦,也就是三体人的故乡) 拯救人类这个主题已经快被好莱坞玩烂了。 但欧美人的思路和中国人十分不一样。 比如《星际穿越》中,欧美人的想法是派出一直探险队去寻找能拯救人类的办法,或者探索人类的新家园。 然而,《流浪地球》是中国科幻,当然有着中国人的老传统。 安土重迁的中国人,怎么能舍得丢下这生活了300多万年的“祖宅”地球呢? 走!咱们带着加一起走!连房子都一起搬走! 于是,中国人想出一办法,把地球上安装上上万个发动机。 把地球推走。 这就是行星发动机 人类建造了1万个行星发动机,遍布世界各地。 建在金字塔旁 建在大城市旁 建在长城山巅 这样就能把地球推离太阳系, 但是把地球搬家的步骤也很繁琐,总体需要这样五个步骤: 第一步,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转动,使发动机喷口固定在地球运行的反方向; 第二步,全功率开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 第三步,在外太空继续加速,飞向比邻星; 第四步,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转,掉转发动机方向,开始减速; 第五步,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卫星。 人们把这五步分别称为刹车时代、逃逸时代、流浪时代Ⅰ(加速)、流浪时代Ⅱ(减速)、新太阳时代。 ——来自刘慈欣的《流浪地球》小说 当这一万个行星发动机全部启动,地球就是如此壮观的景象。 但是人类为了这个计划,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让地球刹车,并推动地球前进,让板块变动,引发了滔天海啸和地震 地球人口减半,只剩35亿人口…… 上海,北京,陷入冰封地狱。 (注意看亮点:2044上海奥运大厦,这个片子的时间轴设定在2070年左右) 看出来了吗,下面这个是国贸……看到CCTV大楼了吗? 而幸存的35亿人,被迫迁入地下城,因为地面已经低温将至零下84度了。 就在这种时刻,人类为了生存,艰难前行。 但危险马上来临了! 地球即将撞击木星,人类危在旦夕 《流浪地球》电影的剧情,和小说中的原著不一样,可以说是一段原创的剧情。 写的是在地球还没有飞出太阳系的时候,飞近了木星的时候,被木星引力吸引,地球逐渐接近木星并最后要撞击木星的危险时刻。 《流浪地球》的画面简直壮观到令人窒息,首次呈现给观众们行星之间因为引力互相吸引的天体级别的壮观时刻。 特效给满分! 预告片中的这个场景就是地球接近木星,即将撞击的最危险的时刻。 当人类首次如此近距离在地球上看到木星的时候,木星的那颗大红斑就如死神的眼睛一般注视着人类。 就在地球即将撞向木星,导致地球和人类同时毁灭的时候, 我们的大英雄——冷锋, 额不,吴京,出现了! 但其实,吴京在这部片子里并非完全的主角。而《流浪地球》也绝对不是《战狼2》的太空科幻版。 这里没有强调什么“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也没有强调什么“中国人拯救世界”的情节。'''{{color|(那你标题在黑屁什么呢?)}}''' 最终的任务虽然是由中国人提出并实施完成,但是整个流浪地球计划是全人类群策群力的结果。 中国科幻的内核:全人类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中国的科幻,一直都有着有别于欧美科幻的不同的文化内核。 我们看惯了“一人开挂,拯救人类”的欧美好莱坞科幻片, 我们也看腻了各种“不要最后一秒绝对不间断炸弹电线”的俗套剧情, 我们也看烦了各种“不,为了爱情,我可以不要一切”的男主救女主而把全人类置于危险境地的恶俗情节。 而中国科幻的《流浪地球》带来了一股清流 人们看完后会发现, 原来,不是所有的主角都是贯穿全剧的英雄, 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成功的结果 也不是所有失败的任务就彻底没戏了 更,不是说拯救地球只是靠着谁的一腔热血和爱情激情就可以办得到。 在《流浪地球》里我们看到了一种理念,一种将全人类团结在一起“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理念。 我们也看到一种一直期待的场景,全球各国各民族说着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们,为了同一个目标“让地球和人类活下去”,团结在一起。 甚至,整部影片的高潮部分都并非发生在中国,而是远在东南亚的岛国。 那里,说着印尼语,日语,俄语,来自世界各国的工程师,救援队通力合作,才成就了奇迹。 虽然《流浪地球》是一部中国科幻,但是丝毫没有凸显出中国的地位,可以说作者甚至在可以弱化中国人的身份,而是把整个人类当做一个命运共同体在撰写。 这就和一些好莱坞科幻很不一样了。 在一些俗套的好莱坞科幻剧情里,似乎某国人才是全人类全村的希望 这些年随着中国市场越来越重要,好莱坞也不得不加入一些中国面孔来吸引票房,但效果都很令人尴尬。 而这次《流浪地球》则诠释一个最美好的科幻前景,那就是全人类放下自己的政治偏见,民族甚至国籍属性的区分,而集合成同一个名为“地球人类”的集体,来思考命运的问题,来争取物种的生存。 “天下大同”,是中国人对美好社会的一个共识。也是最期待的努力方向。 在中国人理解的未来世界,不应该是充满分歧和斗争的,而是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这个,可能也是中国科幻最有魅力的一部分。 不然,你以为天安门上挂的那句口号是随便喊喊的? 不,那是中国人们最终奋斗的方向: (图片: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人的境界赢在思想格局高低上 国家也一样 不好意思,中国人不会轻易认命 坚信人定胜天,这也是中国人一个传统品性。 当大的毁天灭地的灾难来临的时候,中国人在想什么? 他们没有像犹太人那样想着远走他乡,或者祈求上天神仙的怜悯赐一艘诺亚方舟, 也没有去揣测灾难是否是上天对自己的罪行的惩罚, 而是努力去抗争。从大禹治水,到98抗洪,再到汶川地震,中国人一直在努力去应对灾难,克服灾难。 《流浪地球》里也是这样的做的。 光是建造1万个大如山峰的行星发动机,就能看出中国科幻作家的思想有多硬核。 不服就干,一个发动机不行,就造一万个。 这是行星发动机的原画设定图 这种感觉,是不是有点符合如今基建狂魔的民族属性。 笔者曾经去过东非的一个村庄,这个村庄有一条小河,河里有鳄鱼,每个月都会有一个去河边打水的人死于鳄鱼口中。而这个村子就这样过了1000多年的岁月,每个月死一个人。 我跟当地人说,如果这个村子生活的是中国人,我们会挖一条水渠造一个蓄水池,绝对不会再死一个人。 而当地人说:造水渠,哎呀,那太麻烦了。 摊手┑( ̄Д  ̄)┍ 于是,就是这种喜欢硬刚困难,不服就干的中国人。 为了解决南北运输不便的问题,挖了上千公里的京杭大运河,相当于一个英国国土的长度。 为了解决洪水问题和灌溉问题,中国人造了都江堰,一用就是2000多年。 为了抵御外敌,少死平民,中国人建了长城。 一里长不够用,那就修一万里…… 所以,造一万座行星发动机,就不要惊讶了。常规操作,常规操作,坐下,都坐下。 有一个网络上的段子,我觉得特别有道理 五千年前,我们和古埃及人一样面对洪水; 四千年前,我们和古巴比伦人一样玩青铜器; 三千年前,我们和古希腊人一样思考哲学; 两千年前,我们和罗马人一样四处征伐; 一千年前,我们和阿拉伯人一样无比富足; 五百年前,我们和西班牙人一样游荡大洋; 现在,我们和美利坚一较长短! 五千年了,我们一直在世界的牌桌上打着麻将,而另外几家已经换过好多轮了。 5000年了,依旧活得如此硬核的民族,怎么会让自己和地球一同灭亡? 拼了! 《流浪地球》表面上是一部科幻片,其实承载着许多中国文化的内核。 当冰封的上海和北京出现在荧幕上的时候,镜头转而就是忙碌的人流,兢兢业业工作的人们。 是一种“国破山河在”的悲怆 而当太空员视死如归牺牲自己拯救人类的时候, 又是一种“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气魄 地球从开始流浪到安全要多久? 2500年! 《流浪地球》的剧情里,地球从太阳系出发,到抵达最近的恒星新家园,需要经过2500年的时间,整整100代人。 好莱坞科幻片中,都很少有这么长的时间设定,以至于像《星球大战》那样的经典片子也要用跃迁技术来克服或避免动辄数十光年的距离和上千年的航行时间。 2500年,这是一个难以想象长的时间。 2500年前,中国还在春秋战国。 但值得感叹的是,中国人依旧在学习贯彻且应用着春秋战国时期先贤们留下来的智慧。 只有拥有长达5000年文明历史的中国人,才会去想象和设计一个长达2500年的计划。 不靠什么神仙指路,不靠什么第四维度外星人救援 也不靠什么“电脑病毒”瘫痪外星人 就靠自己的双手,和付出的汗水血水, 牺牲的人命…… 天上有十个太阳,太热了? 就射下九个吧; 家门口有两座大山? 就祖祖孙孙挖山吧; 天漏了一个窟窿? 就炼石头补天吧; 同样是描绘人类对大洪水的记忆,西方人的版本是诺亚方舟,在神的帮助下幸存下来 而中国人的版本却是大禹治水,不服就是干! 而中国人的的灾难起源还脑洞更大——天漏了…… 这比起神降下大雨引发洪水,硬核多了也直白多了…… 中国人什么时候认过命? 所以中国硬核科幻就只问这一句话:我们是否有勇气,带着地球去流浪? 影片的最后,这句话让我泪奔: 不论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决定,选择希望! 永不服输,永远相信希望。哪怕2500年的征途也无怨无悔。 这大气,这脑洞,这格局,我服!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模板:Color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
《流浪地球:果然,能拯救地球的,只有中国人。》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大陆简体
查看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随机页面
新闻
文章
恶俗史记
刘人药
创人药
群体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