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如何评价东方 Project 主题交响音乐会「幻奏盛宴·幻想的交响音乐会~锦绣的姑苏迷梦」?》:修订间差异

来自恶俗维基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恶俗维基>我局得事你
 
导入1个版本
 
(没有差异)

2025年1月31日 (五) 09:57的最新版本

作者

赵旭升

地址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0962786/answer/474988443

正文

8月26日补充


这两天跟很多人聊过,也思考了许多。

我意识到,一直以来我持有一个错误的想法。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每当我所主持的事情或者项目,因为我之外的人的缘故,而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并不是厘清事情的始末,寻找问题出现的节点和原因,而是习惯性的将问题归结到我自己身上。

我试图用一种看似简单的办法,通过将所有的问题都转化为「囧仙的问题」而使得大家不去关注问题的本质,也通过这种方法,让我自己也可以更加轻松的处理事情,让我自己也可以不去处理例如 问责、追责 等很容易伤害人情和人际关系的事情。

不如说,尽管我现在的项目越做越大,早就已经不是纯同人活动了,而是同人与商业活动的结合体。但是我仍然在以传统的同人思维在思考问题,下意识的去回避可能会有损于人际关系的行为。

而且我选择的方法——将一切问题都拉到自己身上或描述为自己的责任,这并非是一个有效且良好的选项。


我忽略了一点,人们会支持我,会支持我所主持的项目和活动,是因为信任。

因为人们对我有信任。

然而我的做法,实际上是在透支自己的信誉,通过消耗人们对我的信任的方法,试图用一种看似简洁快速的方法来解决事件。

但是实际上,这不仅不能解决问题,也不能让人们认为我有在解决问题,反而会让人们丧失对我的信心。将问题彻底的恶化。


这就和这次幻奏结束之后,我没有在第一时间回应人们的疑惑,而是在间隔了2天(其中有别的工作也有一定的休息)之后才回复的原因差不多。

我过于轻视「信赖」了,在人们翘首以盼我给予回复的时候,我在消耗自身的信誉,消磨人们的信赖。这也完全无益于解决事件,反而会将事情引导向更坏的方向。


然而客观事实上,我也十分依赖于人们对我的信赖。

我所做的任何事情,不如说如果没有人们的信赖,是不可能做成的。


既然信赖对我如此重要,为什么我还要去透支它,为什么我还要轻视它。


这只能说,以前的我,过于天真,过于愚蠢。没能意识到信赖的重要性。

每一次我没有及时的回应人们的疑惑,每一次我简单粗暴的将事情的责任描述为囧仙的问题,不假思索的将错误归结到自己身上的时候。

这其实是在伤害还在相信着我的人,是在伤他们的心。

我伤的,不如说是最关心我,最支持我,最在乎我的人的心。


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仅仅只是简单粗暴的背着锅,仅仅只是夸夸其谈的说着将来要怎么做,仅仅只是虚无缥缈的道歉认错,仅仅只是毫无实际内容的改进计划。

这些并不能重拾任何人的信任。我早就应该意识到这点的。


说到这次的幻奏盛宴的翻车,

实际上的缘故,是因为我过于轻信,而没有进行深度的了解或交叉评判。


今年5月的时候,我将曲目列表(包含每首曲子的时长和总时长)以及参考的demo与上一届的录像提交给 彩虹乐团的团长 薛源老师。

我希望借助他的专业性,评估这次演出的难度,以及安排足够【比上一届演出效果更好】的排练日程。

然而可能是因为他平时演出工作繁多的缘故(团长不仅是演员也要负责行政和演出),并没有认真分析我提供的材料,估计只是想当然的基于 爱乐只需要排练一次的量(上届的量) 来安排了本届刚刚好的排练日程。

而我并不知道团长没有仔细看我提供的材料,也没有再咨询更多的专业人士,没有想太多,而是想当然的认为4倍以上的排练量,肯定也是足够的。


实际上一直到8月初,第二位专业人士,指挥俞极老师进入到日程中来之前。

不论是我,还是 负责安排乐团排练日程与计划的 团长(因为他其实也没搞清楚这次演出的实际难度),抑或是其他参与策划的人员(我们大家都认为团长安排的排练肯定足够),都是认为【本次的排练日程和计划是充足的】,【演出效果肯定会比上一届更好】。

然而8月俞极老师回国之后进行排练,他通过分析实际排练情况,告知我这次的曲目内容太多了,不可能达到我所想象的预期计划,希望我删除曲目。


当时的我,实际上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当时曲目表已经公开了2个月了。

是选择【删减曲目,然后面临100%被狂喷】还是选择【努力拼一把,效果50%好50%不好】。

最终我选择了后者,这其实是一种赌博,因为直到这个时候,我还是认为【最差也应该和上一届持平】,同时我恳求俞极老师,一定要想办法弄到一个【和上一届差不多】的水平上。

俞极老师表示这非常难,他尽力而为。


事实上俞极老师也非常上心非常努力的提升整体演出效果。

然而总曲目数量还是太多,而原本预定的排练日程并不能满足这个曲目量的需求。

原定的排练日程,刚好是满足和上一届同等曲目数量的需求,然而这次的数量实际上多了50%。

实际上团长从一开始规划的排练日程,就已经决定了这个量是不可能排好的。但是了解这点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我有提出能否加排,但是因为诸多原因,加排很难实现。


最终,指挥俞极老师不得不把19号演出当天上午走台彩排,作为最后一次排练的机会。


可惜,当天下午发生了恶意举报所导致的事件,使得乐手们被迫在刚刚排练完4个小时之后,饿着肚子上台演出。

最终在 排练不够 + 体能不足 + 状态不佳 的情况下,演出了下午场。

造成了最终的大翻车。



这次翻车,暴露出了几个大问题:

    因为我本身不够专业,所以制定计划需要拜托专业人士。但是我缺乏核实计划的手段。在得知演出有可能效果不好的时候,我没有优先确保演出效果(不敢删曲子)。没有预留冗余量,使得整个项目容错很低。

总结了这次的经验,在以后的幻奏盛宴的演出中,我们才能够做到避免再次出现这次的情况。明白了怎么做,才不会再次重蹈覆辙。


所幸,通过本次演出,我们结识了一位十分优秀的指挥——俞极老师。

首先,通过俞极老师的协助,我们可以更容易的审查乐团方面的实际水平、乐手情况,以及确定乐团方面制定的排练计划是否合理。让我们能够更容易的确保演出质量。可以说是俞极老师挽救了幻奏盛宴。

同时,之后的演出我也不会再抱着同人心态,试图塞大量的曲目进去。我们以后会尽可能的避免造成乐手排练与演出负担加重的操作。之后的演出,曲目会设置的刚好可以让乐手发挥到最佳效果的量。

最后,我们在制定计划的时候,一定会预留出冗余量。

比如接下来的第三届的演出,我们基于承接该场演出的职业乐团能够驾驭本次演出乐谱的排练次数之上,再额外追加1-2次排练(实际上排练计划在第二届演出之前就已经都安排好了,但是现在我们又决定追加排练计划),以确保熟上加熟。


如果我们希望幻奏盛宴还能够继续持续下去,那么就必须要避免透支信任,必须要避免消耗信誉。因为信赖才是我们的活动的安身立命之根本。

我现在明白,各位东方爱好者们之所以愤怒,之所以拒绝,是因为原本对于幻奏盛宴所持有的信赖,所投放的信任,被浪费了,被糟蹋了。

人们购买价格远高于一般商演票价的门票,人们花费甚至远高于门票钱的路费,前来苏州聆听这一场幻奏盛宴,所依托的,就是这份信任,这份对于幻奏盛宴所能带来的听觉享受的期盼。

然而我们没能履行,没能满足观众们的期待,辜负了东方爱好者们的信赖。


而在这种信任已经被破坏的基础之上,我本人却又简单粗暴的背了所有的锅,试图用我积累的信任将这件事翻篇,而不是在事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去分析去直面问题的本质。


积累信任需要日积月累,然而信任的崩塌只需要一夜之间。

我们没有资格,也没有权利要求已经失望的观众再给我们一次机会。

但是我们自身是不会放弃的,幻奏盛宴这个活动还会继续办下去,不仅仅是按照原定计划,而是在原定计划之上,重新追加我们通过这次活动总结出的经验和教训。

我们除了通过努力,让观众重拾信任之外,别无他法。


对于我本人来讲,最直接的,就是遇到问题之后,需要第一时间直面问题本质,探究解决办法,该怎么处理怎么处理。而不是一声不吭像哑巴一样,然后一把背了所有锅就假装完结。


因此,在补偿计划中的对于第二届观众所提供的折扣券,不仅可以用于第三次,也可以留着用于以后的任何一次幻奏盛宴相关活动。(高价票补偿也更高,下午场同理更高)

第二届的光盘我们也会慎重处理,目前的想法可能是和第三届编辑到一起去再行推出。并且可能会对第二届(尤其是下午场)的观众采取赠送或半价的补偿方式。

我们希望能够让各位重新信任幻奏盛宴。


它仍然会是一场献给东方爱好者的视听盛宴。



——————————】

——————————】

8月24日补充


我之所以在这届找彩虹+喵哆,而不是找爱乐。

其实是为了【提升演出质量】。

去年爱乐只排练了一次,有不少失误,也有不少地方用经验以偷懒的方式处理了(虽然听起来效果很不错)。

虽然大家都觉得很好,但是我不满足。因为我认为【更上心】【更努力】是可以换来【更好的质量】的。

于是我第二届没有去找爱乐,而是找了由年轻乐手组成的彩虹和喵哆。

因为我相信最后的演出质量肯定是会更好的,乐团的负责人也是这么说的。


只可惜,最后的结果,和我们最初的预期,相去甚远。


来场的观众损失了路费酒店和门票钱,以及一份期待的心情。

而我则损失了我十多年来一点点积累下来的信誉,以及一份期待的心情。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最初的说好的期望却完全没有实现,甚至连最起码的【维持和上一届差不多】这点都没能实现。

个中因素很复杂,我也不想多说什么了。


对外,大家只要知道,这是我的锅,就可以了。

整个事情当中,在幻奏盛宴内部只有我一个人有过错,请勿怪罪其他人。


各位观众,对不起。

我通过献祭自己的信誉的方法,成功的让你们每个人都损失了金钱和期待。

对不起。


——————

今天已经是幻奏结束后的第三天了,

很抱歉一直到现在才进行回应,最近两天一直在忙幻奏的收尾工作(比如陪同JAGMO做原本计划中的事情等),昨天送走了日本人,而今天才刚刚第一次回到家里,坐在电脑前面。


我想,给予一个充分的回应,是我现在最需要做的事情。


接下来要说的事情比较长,因为我打算回应所有我看到的质疑和提问,所以为了方便各位的阅读,我先给出下文的目录,方便大家快速跳转到自己想看的那部分。


[目录]


【1】对于演出质量的回应

【2】演出曲目数量的说明

【3】关于排练次数的问题

【4】本届购票者们的补偿(2018-8-23 21更新)

【5】第三届及以后的情况

【6】本届与上一届的成本


——————————————


【1】对于演出质量的回应


我想这大约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吧。

所以放在最前面说,


先说结论:

我认为当天演出过程中发生了不少作为听众难以容忍和接受的翻车。

其中尤其是下午场,演出的实际效果是观众不能接受的。

在这里,我作为主办方,必须对幻奏盛宴的观众表示诚挚的歉意。


那么说说原因,想要说明,就不得不说说【8月19号当天发生了什么】。


这话还是得从8月14号开始说,当时还在演出前的排练流程之中,然而我们突然接到了通知。

【有神必人,自称购票人,通过文化主管部门,举报幻奏盛宴,要求叫停演出】


根据规定,有人举报,哪怕举报不真实,有关部门也必须走全套流程去调查。

因此,本该专注于准备活动的我们的现场制作人,不得不在之后的数日内,奔波于各个机关部门之间,配合流程上的调查。

这给予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也严重的分散了我们用于活动准备的精力,甚至给整个活动本身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直到演出当天,流程还没有走完,而且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神必人不仅仅举报了一次。

在那之后,与第一次举报时候的业余表现完全不同,仿佛得到了业内指点似的,他一连举报了多次,

每次都使用不同的举报理由,而举报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演出行业中人们普遍不在意并且也没人管,因而容易出错的点】。


在19号当天上午,

指挥俞极为了确认演出效果,从早上10点开始走台彩排,每首曲子都走了一遍,一直走到了下午13点20分。

也就是直到观众入场(13点30分)之前,演出团队都在走台彩排。


正当乐手都很劳累,希望能赶紧进入后台休息一下的时候。

后台却一片混乱。


因为这个时候,文化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因为神必人的举报,又前来检查。

演出的后台主要负责人,制作、现场总执行,都被叫去问话,从而使得后台的整个工作停滞。

乐团成员下来到后台之后,却甚至没有午饭吃。


乐团不仅仅要在刚刚持续了4个小时的走台彩排之后,饿着肚子上台演出,而且在这个期间,

因为【神必人的举报】,文化主管部门要求演员一个个手持身份证排队核实身份。


于是整个下午场,是在4小时的走台彩排之后,乐手们饿着肚子(不排除部分乐手自备了食物),

应着完全不明所以身份核查,后台也一片混乱几次停滞的情况下,进行的演出。


当然,【因为我们的活动本身就没有问题】,因此文化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下午场结束之后完成例行公事就离开了。


然而却因为某些神必人的恶意捣乱,导致文化主管部门不得不在我们手续齐备的情况下,

应举报而进行检查活动(按规定,只要有人举报,明知没问题也得去查)。


这就是当天下午场的实际情况。


没错,观众买票是来享受的,我们主办方理所当然的,应该给予观众一个对得起票价的体验。

后台哪怕再乱,哪怕是被有关部门抄了,我们主办方其实也应该给观众一个尽可能好的感受的。


因为观众是消费者,掏钱了的,那就是爷。


所以对于下午场的购票者们,我必须要认真的,郑重的,对你们说一声


对不起!是我们没能安排好,导致你们的体验极差。你们是活动本身的受害者。


但是同时,我们主办方,也要站在主办方的立场上,对于【恶意举报的神必人】说一句「艹你妈」。

你不仅导致我们增加了几天的工作量,导致我们后台乱成一锅粥。

也是导致观众体验极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以前没有应对连续数日的恶意举报的经验,以后的演出我们一定时时刻刻准备好应付恶意举报。

不会再出现类似问题。


这还没算完,下午场之后,微博上节奏飞起。


我举几个典型的

【自称乐团乐手的人在微信上嘲讽观众】

关于这个事情,影响非常恶劣,不仅观众当中疯传。

连乐团的乐手在中场休息的时候,看到这个内容,也大受影响。

他们甚至得开始考虑提防身边的某个同伴是不是背后出卖乐团的人。


而乐团的团长薛源则斩钉截铁的告诉我,这人不可能是本次乐团的成员。

他认为这种发言,基本上就等同于葬送了自己的乐手之路,

如果被抓出来,在乐手圈子里就根本不可能再混得下去了。


我们核查了微信里出现的照片,其中乐谱的照片和对观众席的照片并非出自同一个人之手。

其中观众席的照片则是有其他乐手拍下发到微信群里的。


在和薛源团长讨论之后,我们认为,这应当是某个和团内乐手熟识的人,搞到相关材料后,

试图通过冒充乐手的方法,故意引起观众和乐团的对立情绪,同时引起乐手们之间的猜疑猜忌情绪。

使得演出的效果大大折扣,乐手们发挥也受到影响。


正如薛源团长所说,会说出截图里这些话的人,根本不配为乐手。


【钢琴是假弹放的录音】

带这个节奏的人,我连骂你都不想骂了,你个sb。

弹钢琴的人就是乐团的团长,在看到这个微博节奏之后,他的气愤不言而喻。


整个下午,关于幻奏的节奏乱飞。

虽然不乏有懂音乐的观众们的合情合理的不满发泄,

但是其中如同上述的这种,恶意构陷的内容也比比皆是。


结合一连串的恶意举报,我们有理由相信,是有人故意想要搞死幻奏盛宴。

在通过文化部门的举报路线没能实现之后,开始走舆论节奏路线了。


在这里我不得不说,【你们举报或者攻击幻奏盛宴不算什么,但是你们的行为也严重的降低了观众们的体验,从这个角度来讲,你们都是罪人】。

如果真的让你们得逞了,幻奏盛宴被当天叫停,购票的2000名观众就都成为了你们的恶意的陪葬品。


而真的对于当天演奏效果不满意的观众们,你们作为消费者,有着天赋的权力批判这场演出的翻车。

对于你们的批判,我绝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拒绝和抵制。

因为你们批的有道理。



当然,这只是当天演出翻车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这点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曲目数量过多。


【2】对于演出曲目数量的说明


这是导致当天演出大量翻车的第二个原因。


第二届幻奏盛宴演出的曲谱数量和时长,是第一届的1.5倍,换句话说,也就是150%。

并非我为乐团洗地,然而如果仅仅是和上一届等同量的曲目内容,这次的乐团,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

是可以确保稳定的发挥的。


然而多的这50%的曲谱,所带来的改变,则不仅仅是量变,而是引发了质变。

交响音乐会的演奏,本身也算是一种体力劳动,需要乐手连续不断的演奏。


而本届的演奏时长则从80分钟,变成了120分钟。

25首曲子,120分钟的时长,这已经几乎是正常交响乐演出的2倍量了。

这对于乐手的体力要求非常大。


这也是导致19号演出当天上午 彩排走台,愣是从10点走到演出开场之前才刚刚走完的缘故。

换句话说,曲目数量过多,也是导致下午场演出之前,乐手没能得到应有的休息与缓冲的根本原因之一。


也正是因为曲目数量过多,导致下午场乐手们不得不在原本就没能休息好的情况下,进行着远超出承受能力的演出。


上一届的上海爱乐乐团,本身是水平高超的老手乐手构成的。

然而即便是爱乐,也因为曲目数量过多,提出临时删减曲目。


经历过上一届的人应该知道,当时原本完全一致的下午晚上两场,却在开演前突然调整为有3首曲子不同。

这是因为乐团要求必须删减曲目,否则没有办法演。


实际上,在下午场演出完毕之后,晚上场演出之前。

乐团的负责人也来找到我,要求再临时删除晚上场次的曲目。


【虽然对于一般的商演来说,临时删曲子是家常便饭,并不会有任何问题】

但是我们的幻奏盛宴,是同时具备 同人 和 商业 两个属性的演出。

同时也要遵守 同人 和 商业 两套规则。

因此,不能按照商演的规则临时删曲,我当时极力确保了晚上场的曲目都能完整的演出。


而不是像一般的商业演出一样,直接删曲了事。



这一届我也做了类似的事情。


在5月份,我将第二届的曲目列表与时长提交给乐团之后,便公布了曲目列表。

这个时候,我已经确定第二届的演出时长是第一届的150%之多。


可能是因为太忙碌的缘故(乐团的团长同时也是演奏人员和行政人员),

也可能是因为没有拿到谱子,难以预估实际演出难度的缘故,

乐团方面当时没有及时反馈给我曲目时长的问题。


负责谱子的日本社团都非常摸鱼,虽然是从4月开始安排,但是交稿最早的白鹭雪和tsubaki是在6月内交稿的。

而其他大部分的日本社团和JAGMO,都是在7月甚至临近8月的时候才交谱子。


因此谱子本身是在7月份才完全收集齐。

尽管我这边拿到一部分,就发送一部分到乐团那边,但是由于大部分都很摸,

乐团拿到全部谱子的时候已经是8月份了。


我第一次收到「曲子太多」的反馈,是俞极指挥8月上旬第一次过全部谱子的时候。

然而那时候距离演出只有不到半个月。

在这之前,我是确实不知道曲目长度过长的,因为乐团方面也确实没有给我反馈这个意见。


如果临时删减曲目,那是100%会被狂喷的。

此前,应俞极指挥的要求,删掉了一首原本预计在下半场中演出的unchiku商事的曲目,当时在微博上也引发了很大的风波。


因此,在「100%被喷」和「50%被喷到死,50%能演好」之中,我赌博了一次。选择了后者。

我当时恳求俞极指挥一定要想办法让演出的效果尽可能好(俞极指挥和乐手们确实也努力了)。


将演出的方针从【效果比第一届更好】调整到了【效果尽可能和第一届持平】,并以此为目标进行努力。

只不过最后的演出效果,并没有能达到我预想中的【效果持平】。

这使得观众们的体验很差。


做出不删减曲目的决定的人是我,所以承担这个责任的人也理所当然是我。

我再次对幻奏盛宴的观众们,尤其是下午场的观众们表示歉意。


尽管晚上场因为乐团在两场之间的空隙,得到了比较充足的休息和饮食。

恢复了体力,使得晚上场的整体效果高于下午场。

但是因为曲目本身数量还是太多了,因此晚上场乐团仍然还是有一定的失误。

这也是我的责任。



可能有人会认为,晚上场的效果好,是因为排练过于不足,变相等同于下午场是一次排练。

这个说法也不能说全无道理,下午场出现的问题,晚上场的时候肯定会针对性的注意。


但是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饮食和休息,恢复了体力。

有人说下午乐团就好像没睡醒,但是其实真的可能因为没有吃东西也没有休息,就好似没睡醒。


(当然其实也存在下午场在网络上引发了舆论风潮,晚场观众都已经做好了车祸准备了,反而显得晚上场表现良好 的缘故。这也是网络上传播的我那句「下午场其实还可以」的出处)


【3】关于排练次数的问题


接下来说说关于排练次数的问题。


实际上关于这场演出的排练,本来是非常充足的。


参考上一届,爱乐乐团一共排练了1次。

(一般的商演,只在演出前两天排练1-2次是普遍情况,而非一般人认为的要排练一个月)


这次在最开始与彩虹乐团讨论演出事宜的时候,就确定了排练次数一定要多。

拟定了一个第一届排练次数4-6倍的方案,并安排了排练日程。

这个排练日程,本质上还是参照第一届的曲目数量制定的。


换句话说,如果曲目数量持平,本届演出的效果肯定不会差的,甚至是会大于等于上一届的(这也是一开始和乐团讨论的方针)。


但是当乐团后来发现,曲目数量并不能在这些排练数量下完美解决的时候,已经比较迟了。

虽然我有提出增加排练数量,但是当时已经没有足够的条件来增加排练数量了。


最终是以一个演100%曲目肯定没问题的排练量,演了150%的曲目。


说再多,这些也终究是我们音乐会内部运营和安排时候的问题,在这些环节上出现的问题。

不该,也不能由观众来背锅。


所以,在对这次演出的观众道歉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思考对于观众的补偿方案。


【4】本届购票者们的补偿


我在幻奏盛宴全天活动结束之后预告了下一届活动。

(PS:那段道歉其实是面向全天活动的,而不是仅对晚场的。可惜没如我所料有人录像发出来。当时演出已经结束了,是可以录像的)


对于购入过第二届门票的观众,我们都给予「幻奏盛宴折扣券」资格。

晚上场的观众,在之后购买新的幻奏盛宴活动的门票时,凭票根给予【一次性折扣券】。

下午场的观众,则凭票根给予折扣更高的【一次性折扣券】。

(具体的方案,要根据淘宝系统实际能实现的情况来进行安排,我们会尽可能的给予最佳的实现方式)


一次性折扣券在使用之前一直有效,不仅限于第三届,对于以后的幻奏盛宴活动(包括交响乐之外的活动)都可以使用。

另外也可能是折扣券或者现金抵扣券任选。


同时,我们也在探讨能否在录像光盘方面给予观众以补偿。

(目前还没确定录像要怎么做,因此还不能确定。有考虑赠送或半价等方案)


具体的补偿方案实行,请关注幻奏盛宴的官方微博动态(购票折扣补偿应当会在第三届开票之前确定)。


那么说到第三届,可能人们就会关心第三届会不会还是和第二届一样了。

毕竟第二届的情况实在是非常的不好。


【5】第三届及以后的情况


第三届原本是因为,我们在之前发放的问卷调查中,确定了十一假期以及江浙沪之外的地区是目前呼声最高的。

因此决定要筹备的,而非第二届演出结束之后临时决定的。


不如说现在筹备工作已经进行到了关键时刻了。


以目前可以透露的信息:

1. 在华北地区

2. 只有一天、一场

3. 在十一假期中

4. 曲目全部都是之前演奏过的曲目(尤其是第二届)

5. 乐团是类似爱乐的职业乐团


多说无益,除了努力将第三届做好,不翻车之外,

对于第三届,恐怕我也没有什么别的能说的了。


东方爱好者,大都是学生,攒钱不易。

因此我举办幻奏盛宴的频次会非常的低,一年不会超过一定数量。

(请注意,频次的多少和演出质量好坏几乎没有关系)


对于排练,我们也会吸取这次的经验教训,给予更多的关注。


可能只有重建人们对于幻奏盛宴的信任,才是将活动继续做下去的最好办法了。

当然,

消费者们可以选择不原谅,不接受。


毕竟这次的运营失误,不该由消费者承担。


【6】本届与上一届的成本


那么最后说一下很多人关心的成本问题。

也是被某些人带节奏带的最多的点。


虽然一般的商业演出肯定是不会公开这方面的信息的,

但是说白了,幻奏盛宴终究是一个 商业 + 同人 的奇怪项目。

那么也没必要完全不说。

(因为详细数字是商业信息,因此只说个大概)


先直接说结论,

本次的成本基本和上届持平。


首先乐团上,确实是比上一届更便宜一些,总数上大约便宜了15%~19%左右,两次都是在几十万的量级上。

不过因为曲目和社团数量的增加,以及JAGMO方面的额外要求,本次版权相关的支出有大幅度的增加(数万的程度)。

版权相关的支出的增加,基本等同于乐团方面节约的开支数量。


本届的场馆开支与上届基本一致。

(场馆的费用与座位数基本无关)


因此在最大的三块上,乐团、版权、场馆,本次基本与上一届持平。


其他的项目基本上也差不多。

本次Staff的开支高于上一届,因此总成本上,可能是比上一届要更高的。


从票房上来讲,本届的座位数直接比上一届少了一半。

两场加起来才是2000坐,而上一届一场就有2000坐了。


票房总收入减少了一半,而成本基本持平(甚至略高),这是本届的整体预算情况。


但是本届赚了,而上一届亏了。

那是因为,为了换取加演,上一届的票房收入,有超过60%都落入了最不该拿这笔钱的人口袋里。

使得上一届在总票房收入远高于这届的情况下,却以亏损告终。


再概括一次:

1. 本届的开支和上届基本持平(甚至更高)

2. 本届的满座票房只有上一届的一半多

3. 本届没有谔谔人来分一杯羹,票务也没出问题,所以没亏


此外,演出本身的利润率是仍然很低的,远不如卖录像碟的收益。也更没有办法跟纯粹商业运营的演出相比。


对于商业运营的演出来说,票房收入并不重要。

因为可以有 冠名、补贴、融资 等几个大头收入。


举个例子,比如以融资为收入渠道的商演,基本上是完全不在意票房情况的,只在意场次和走量。

因此会出现一口气巡十场二十场走遍全国的情况,而实际上每个地方的票房都不高。


但是因为靠融资可以拿到比起成本多得多的收益,因此这种情况在演出行业还是常见的。

补贴、冠名等创收方法同理。


像幻奏盛宴这样的正版东方演出本身不能使用这些渠道,因此必须完全依靠票房来获得收益。

这也是幻奏盛宴的票价远高于一般商业演出的根本原因。

如果不定到这个程度的票房,幻奏盛宴是很难回本的,而哪怕是定到这个程度的票房,回本线也十分高企。


这一点也希望各位能够理解。

那么,这一次的经验教训也就是,我必须要将确保观众的体验对得起这个价位,放在更高的位置上。



最后的最后,

请允许我再次对在本届幻奏盛宴没有得到理想中的体验的各位购票人,

说一声抱歉说一声对不起。


我相信,幻奏盛宴是可以重新回到正轨,并且越来越好的。


感谢你的阅读。

感谢你的理解。


————


这篇文章我目前仅发到知乎(方便之后更新)

如果你有什么想了解的事情,

或者想要质问的内容,请直接在评论留言,

我看到之后都会回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