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哲学与三类哲学家》:修订间差异
恶俗维基>PiaoYiYao 创建页面,内容为“== 作者 == 于志成 == 原文 == 纵观哲学史,我们会发现很多哲学家,同时也都是自然科学家,对此很多人天真的解释为哲学…” |
小 导入1个版本 |
(没有差异)
|
2025年1月31日 (五) 09:57的最新版本
作者
原文
纵观哲学史,我们会发现很多哲学家,同时也都是自然科学家,对此很多人天真的解释为哲学指导科学的结果。可只要稍加留意,我们就会发现,那些有原创洞见的哲学家,大都有比较高的自然科学水平,特别是数学方面的修养。
实际上,主要的情况不是哲学在直到科学,而是数学对哲学有着很大的启发意义。这里的数学并不是通常人们所有理解的微积分与初等数学的计算,而是更加侧重于数学的思想层面。数学思想作为模型,可以提供很多哲学上的启迪洞见,使得哲学家能够更多的看到世界的结构。当然,更多数学思想存在于近现代的数学之中,这就是Strongart教授所提出的模型数学了。
最早的哲学家泰勒斯,实际上也是最早的数学家,他在数学中引入了逻辑证明,并且证明了很多几何定理,这里确定性的要求与其哲学上的本原学说不无联系。近代哲学的先驱笛卡尔,创立了直角坐标系的概念,把代数与几何沟通起来,他在哲学上恰恰也是典型的理性主义二元论,认为精神与物质彼此独立相互对应,这应该不完全是一种巧合吧。
接下来比较典型的例子应该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鼻祖康德 VS 现代哲学的鼻祖胡塞尔。康德除了哲学之外,主要是研究自然科学,他的数学观就是自然科学家眼中的数学,也就是说相信所谓的数学严格性。这样一来,他的哲学保持着严谨的作风,先把能确定的现象界从感性到知性再到理性一步步的讲清楚,剩下来的部分则谨慎设定为自在之物,实际上相当于数学中设个未知数x. 与之相应,胡塞尔则是研究过专业数学的,应该知道数学严格性只是最后的展示品,是一种外行人的迷信。这样一来,他在哲学上就不像康德那样谨小慎微,而是直接进入了现象的内部,先把所有的材料都拿过来,然后再进行一层层的筛选。
最后,还有可以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据说他对哲学史的了解相当贫乏,其哲学观念几乎完全来自于数学模型。维特根斯坦早期哲学思想可以说就是从模型出发,大意就是语言的逻辑结构表示了世界的图像,基本上就是应用了现代数学中的同构思想,甚至连他的《逻辑哲学论》都是按照数学书的形式写成的,只不过是去掉了定义定理证明之类的标签,而代之以统一的编号。
在比较著名的哲学家之中,除了受到数学影响之外,主要就是所谓大全型的,像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等等。这样的哲学家一般都是某个学派的领袖,因此更有条件去综合别人的思想,以官方正统的形式发表出来,然后靠思想的惯性存在于历史之中。此类哲学家的名声,即便是不是全部,也有相当一部分只是源于他们的世俗地位。此外,也有少数哲学家是走文艺路线的,主要就是披着宗教的外衣靠贩卖人生意义,像尼采、克尔凯郭尔等等,等到宗教色彩淡去之后,他们就已经成为哲学中一股流行文化。
综上所述,我们有三类比较著名的哲学家,模型先锋型,官方大全型和宗教文艺型,而其中最有哲学意味,最能带给人们清晰启迪的无疑就是模型先锋型了,剩下来官方大全型比较适合拿来掉书袋出统考试题,而宗教文艺性则更加适合那些文艺爱好者关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