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味的土博士》:修订间差异
恶俗维基>特质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 于志成”为“== 于志成” |
小 导入1个版本 |
(没有差异)
|
2025年1月31日 (五) 09:57的最新版本
作者
原文
现在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网上的那些土博士,他们为什么要和我闹呢?主要是看我是可塑之才,好像是在平庸的人群中看到了希望,但他们自己的能力配不上梦想,没有这个托起希望的资源,结果就只能打着“为你好”的名义指手画脚,还搬运了很多中学里的忽悠模式,结果也就变成拖油瓶了。
土博士的特点就是以权威自居,认为自己学的就是正统,但在情商方面又有点欠缺,习惯于以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补足,遇到一般人也许还能补一下,到了教授这里就行不通了。当然,现在这样的原味土博士不多见了,有的土博士也会批评老师上太监课,可以说是带上了洋葱味。所谓的洋葱味,主要就以一种农民起义的态度对中国教育全盘否定,把国内大学的老师贬得一文不值。现实中的土博士,大都是原味土博士与洋葱头按不同比例的调制而成,洋葱味淡一点还是维护学校权威,最多是稍微闹点小脾气,浓一点的就更倾向于洋葱头了。
实际上,土博士就像小资产阶级一样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在学生中算是权威老大了,做个题之类的马马虎虎还可以,另一方面却没有满师自力更生,还不具备学术评价的能力,手里自然也没什么学术资源。照理来说,这样的土博士应该少说多做努力修炼,但经不住年轻的书呆子热血澎湃,请不动教授老人家,就把我当成后进生一般鼓励着。没有评价能力不要紧,土博士懂得借鉴“客观”标准,我们的学历比你好,发了多少篇呸破儿的,就好比中学生说我是在省重点中学学习的,考试考了多少分,你连试卷都摸不到,就应该好好努力了。
当然,土博士还是能够接触一点学术前沿,特别是在国外的土博士,就喜欢秀一下他们的团队仓库,有点像中学生暑假去北大清华参观旅游,回头在同学中就有的说,北大的未名湖博雅塔怎么怎么样,可实际上就是一个移情,和你本人又有多少关系呢?我看到有教授感叹哈佛学术氛围很浓,让他的学术梦想熊熊燃烧,可一回到清华大学,这个梦想就破灭了,结果下面的清华学生一阵哄笑。真正有思想的人,根本不会在乎这些外在的东西,只不过要是不在国外转一圈,跟土博士之类的还真说不清楚。
土博士为了我好,就要不遗余力的打击我,就像有点中学老师那些,看到你不听话考不了高分,就喜欢打击你其他的长处。比如说,你要是篮球玩得很好,但上课一个问题没答上来,老师可能就会阴阳怪调的说:你篮球打得不错嘛,怎么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呢?你靠打球能考上大学吗,难道要去当体育生不成(体育生无辜中枪)?土博士也是这样的逻辑,看到我经常发游戏视频,就会说:这个家伙整天打游戏,难怪一篇呸破儿都发不出来!你导师打个游戏,难道还要你来批准不成?
更有趣的是,教授这里除了发游戏视频之外,还发博士级的数学公开课视频,就相当于中学老师看到你在那里看高等数学(泛函分析),你觉得他会怎么说?你真是了不起,提前学了大学数学,可惜老师教不了你,因为已经把它还给老师的老师了。可能性很小哦!好一点会说这个没用,你先考上大学再说吧,好像我还不知道高考范围在什么地方。剩下来的反而会指责你,像什么眼高手低好高骛远之类的,你考试分数是不错,但还没考到满分啊,有什么资格看高数教材?即便是数学满分了,也不能偏科啊,不如看看其他科目呢!土博士也是这样逻辑,以中学老师的态度对自己不懂的东西胡扯一通!
糟糕的是,土博士说的话有人信啊,毕竟在大多数人眼中,土博士就算是权威人物了。哪怕是胡说八道,照样有一群人在捧臭脚,然后土博士好像就到了存在感,特别是洋葱味比较重的,在学校里恐怕还没有话语权,回头一到网上反而是变成(活)宝了。可怜我Strongart教授,在菜鸟阶段还有人邀请当顾问,后来被土博士一闹,还带起一群不学无术的垃圾,然后也就搅合了。更可恨的是,你叫他们不要闹,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结果土博士反而觉得找到你弱点了,就是“为你好”故意说你坏话孤立你,谁让你不听话的呢,真是吃屎了!
现在只要去哦呼网之类的地方,就能看到土博士拉出来一坨坨的东西。洋葱味的土博士讨厌学校官方,但学校官方最多也就是有眼不识泰山,看到山清水秀还有点环保意识,可洋葱味的土博士非要在泰山头上动土,挖到祖宗的棺材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