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评书的方式看历史—七年战争篇》

来自恶俗维基
恶俗维基>高尔察克将军2019年5月19日 (日) 12:31的版本 作者:何伟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作者:何伟

用评书的方式看历史——七年战争篇

文:森义六郎(3N) 之前我们说过了三十年战争,这次我们来说七年战争。 话说法国和英国正在讨论谁应该拿到俄亥俄,然而这讨论来讨论去也没个结果,所以开始了个七年大讨论,啊不,准确来讲其实打了九年的仗,谁让九年战争这名字被一个更早发生的事情给抢了。

英国本来想着,这应该闹不大吧,结果被法国在米诺卡岛给打了个惨。两国于1756年5月18日宣战了,6月28日英国就把这岛给丢了。话说1756年1月16日,英国和普鲁士结盟了,得了,这都开战了,打吧!

腓特烈二世在8月29日跨过了萨克森就先发制人跟奥地利打上了。腓特烈内心有三个目标,第一个就是把萨克森拿了,省得自己成天还得提防着;第二个是进军波西米亚,好建个冬季营地,谁负担啊?奥地利呗;第三个是从波西米亚出发,夺了奥尔米兹的要塞,同时让军队打到维也纳,让奥地利投降。 行了,计划完了,调兵遣将咱干吧!

1756年10月1日,腓特烈在罗布西兹会战中成功的在第一目标的待办事项上打了个勾。也就在同一个月,萨克森军投降了,然而萨克森选侯国当时是中立的,这就让其它人看不惯了,后果就是反普同盟更强了。 英国一开始给吓傻了,我盟友这么狠的吗?然后别说了,反正是朋友,拿钱吧,就拨款给普鲁士送去了。 第二年,腓特烈准备实现第二目标,占了波西米亚,于是就立即派兵去了,5月6日在布拉格大干一场,然后双方都伤亡惨重,基本是两败俱伤。奥军倒是退回防御工事了,但腓特烈求胜心切,立即就攻城。不过这才干完您还干这干得动吗?两军僵持了。话说道恩去包抄普军的左翼了,腓特烈也去包抄他了。然而不幸的是晚上起了大雾,道恩当晚偷偷的转移阵地了,而腓特烈完全不知道对面干啥了。最后,科林会战腓特烈打输了,因为人手问题,不仅如此,因为军队的损失导致他只能从波西米亚撤退了。

夏天的时候,俄军攻进了梅梅尔,虽然那里防御相当牢固,然而这在俄军的大炮轰炸5天的情况下算什么呢?俄军把这当跳板往东普鲁士纵深,而西边法军还在赶来,奥地利已经在向普鲁士控制区进攻了,瑞典也派兵进攻波美拉尼亚了,腓特烈虽然在11月5日的罗斯巴赫会战和12月5日的洛伊滕会战痛击了敌人,但四面受敌的情况没解决,而这时候汉诺威军队还打输了,英国在北美也是各种失利。

1758年,腓特烈又出征了,这次准备实现第三目标,顺便打打俄军,然而双方打得挺惨,最后都撤退了,而且打起了拉锯战,英国当然是继续支持普鲁士,为此签了《英普协定》,依旧拿钱顺便调兵,倒是打跑了法国。道恩元帅突然奇袭了普军主力,但没啥用,最后这一年就结束了。

1759年,腓特烈轻敌了,导致他一下子被俄军打没了一半军队,弄得他想退位自尽。但英国对法国还是很乐观的,打掉了两次攻击。

1760年,对普鲁士来讲战况更加糟糕。法国占了马尔堡,瑞典也拿了一部分勃兰登堡,奥地利占了格拉兹,在利格尼茨之战中,腓特烈一比三的劣势打赢了,然而后院起火柏林被人拿了一段时间。虽然托尔高之战,让奥地利撤军了,不过普鲁士本身也是被搞的特惨。

1761年2月,斐迪南奇袭了法军,虽然围了卡萨勒,但很快就解围了,后来普鲁士在波罗的海的最后一个港口也没了。

1762年1月4日,英国向西班牙宣战,西班牙1月18日也向英国宣战。葡萄牙加入了英国,西班牙在法国的帮助下入侵了葡萄牙,然而后来被英国和葡萄牙联合军给打回去了。

1月5日俄国女皇伊丽莎白也挂了,新上任的彼得三世亲普,立即跟腓特烈讲和,这就是勃兰登堡王室的奇迹。

英国海军封锁着法国港口来消灭士气,还是挺有效的。

1763年,腓特烈夺回了大部分的西里西亚与萨克森,但王国基本毁了,军队也不行了。没法进攻,英国换了首相,撤了军事援助,彼得三世也被他妻子叶卡捷琳娜给废了,随即进攻普鲁士,奥地利也是打得政府都混乱了,没法进攻了。最后2月15日,普鲁士与奥地利签订《胡贝尔图斯堡和约》,结束了七年战争。 这正是:

新盟缔结欲扩张,萨克森处战歌响。

三个目标皆成梦,后有几人能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