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世之尊扒了诸子百家的皮》

来自恶俗维基
恶俗维基>PiaoYiYao2019年3月14日 (四) 10:10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 作者 == 于志成 == 原文 == 子者,虫也。——Strongart教授 最近看到小说《一世之尊》里有一段诸子百家的故事,讲的主角…”)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作者

于志成

原文

子者,虫也。——Strongart教授

最近看到小说《一世之尊》里有一段诸子百家的故事,讲的主角小队接到一个任务,去封神之后的春秋战国任选一个国家推行诸子百家中某一派的思想三个月,可以说是给诸子百家扒了一层皮,那不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黄金时代,而是一群文人在乱世中投机,希望能够当上操纵思想的脑虫。

要说哪一派思想比较容易宣传呢?乱世用重典,法家与兵家无疑是上选,儒家讲究君臣秩序,也比较容易上手。然而,我们的主角队最后抽到的墨家,关键词是: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用、节葬,说白就是叫皇帝要勤俭节约别欺负人,显然不为统治阶级所看好。有人也许会想,没法说动皇帝,那就忽悠农民去起义啊,只要打下一个小国,也可以建立新政权推广墨家思想。若是现实中的春秋战国,能忽悠起几千农民也许真能如愿。可惜这个位面是高武有魔,人数多根本不管用,皇帝本身就是武林高手,还有各种仙人秘宝,哪怕真的几千个农民围上去,用法宝放几个地图炮,也就灭得差不多了。

那怎么办呢?有困难,找伯乐!主角发现有个博乐君礼贤下士,广收门客,便跑去推销墨家的思想了。主角没敢直说兼爱非攻,而且先从尚贤开始,果然得到博乐的赞赏。可现实操作时有成本问题,于是就要节用节葬,然后博乐就不高兴了。博乐听他讲天志和明鬼,便称说他们有大才切中时弊,但听到兼爱和非命,又认为他们荒谬自大,你不打别人别人要打你啊!等到主角提出可诛可伐一统天下,博乐被吓着了,此人不敢用,也不能让别人用,于是便暗派杀手。

这一段对中国人的伯乐观做了深刻的讽刺,他们就是贵族中的文艺青年,和现在的科普公知差不多,只能吸引一些鸡鸣狗盗,遇到真大师还是有眼不识泰山。他们的评价大都从自身利益出发,符合其利益的就是大才,不符合其利益的就是荒谬。对于那些没有经过启蒙,个体思想没有觉醒的人,可不就是社会的动物吗?他们的社会性可不就变现为阶级意识吗?只有个体发展起来之后,这样的阶级性才会推到一个比较次要的位置上。

有了博乐的教训,主角小队去游说一个小国,特意选了皇帝实力胜过贵族的国家。他们先在竹林里讲学刷声望,有影响之后果然被皇帝请去喝茶了。此时,我们的主角有经验了,把墨家的思想做了新的解读,给下层讲的时候,非命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然后一起开诉苦大会;给皇帝讲非命的时候,则是肯定他们是神仙的后裔,那些神仙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努力之后被封神榜封出来的,因此其后人的统治也是有合法性的。

在土皇帝看来,光能说会道还是不够的,关键是要帮他解决问题。给了药方还不够,得把药做出来喂他吃下去,让他感觉有所好转,然后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了。主角给他开的药方就是交相利发展经济,特别是要免关税,本质上是保王保商限制贵族世家。为了避免守关的贵族们阳奉阴违,他们还想了一条毒计:收关税者杀之无罪,就好比现在增加一条法律:打学生的老师杀之无罪!像我们立木为信的商鞅变法,其实也是类似的情况,削弱贵族禁止文艺,用重税限制商业,让老百姓生活困苦,唯一的出路就是当兵打仗割人头,终于培养出了一批虎狼之师。

由此看来,诸子百家主要就是一种统治思想,配合一些阴谋诡计让皇帝首肯,这和古希腊追求真理的哲学家完全没有可比性,倒是与整体利益至高无上的虫族有一拼。直到现在,很多中国人还是只看重有没有用,他们想要的不是智慧,而能指挥他们夺取胜利果实的脑虫!

来源

看一世之尊扒了诸子百家的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