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博士应该如何自我救赎》
作者
原文
最近写了几篇批评土博士的文章,有人也许会觉得,土博士也很可怜,并不是所有的土博士都是那么坏。没办法,城里的学校就是这样教育的,你不要乱扔垃圾啊,不然被外国人看见,人家根本不认识你,不会说是你某某人在乱扔垃圾,只会说中国小孩都在乱扔垃圾,然后你就给中国人抹黑了。现在Strongart教授就相当于国产老外,就看到几个土博士在和僵尸瞎搅和,也没人出来打招呼抱歉,还有人说我不骂但高兴看别人骂,结果那些沉默的土博士也都一同被抹黑了。
当然啦,真正尸气入魂不可救药的土博尸只是少数,大部分只不过是人比较傻,然后抱着应试教育的大腿掉进坑里了。下面Strongart教授就高风亮节以德报怨,给土博士指一条自我救赎的道路,至于你们走不走正道就不是我考虑的事情了,朽木不可雕的土博尸更是好自为之吧。
其实,土博士自我救赎的方法很简单:回炉重造。难就难在在目前的环境下,会损失不少物质利益,土博士们难免会心中放不下。那些读书改变命运的土博士,要不是有应试教育让你钻进来,恐怕是根本就没机会读博士的,充其量也就只配当个中小学的老师。现在你们有机会混进大学,不用整天改作业批试卷管熊孩子,哪怕一辈子就当个小讲师,也已经算是超额完成任务了,生活养老自然也不在话下,真要想多挣点钱的话,不如重新回炉读个技校,当一个挂着博士文凭的高级技工人才。
假若有土博士还真的想做学问,那就应该先把以前学过的半生不熟的东西充分回炉,尽管此时玄关有悔不如第一次就学透,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的,水平上去之后自然会有底气,不用羡慕那些混得好的人。其实,你的学习环境已经比当学生时好很多了,学校发经济补贴了,不用住集体宿舍了,没有考试负担了,可以自由跟班听课了,等等。
一般而言,土博士应该从本科课程补起,到底怎么补呢?以基础数学的土博士为例,像概率统计、计算方法之类的应用课程可以放一下,但抽象代数、拓扑学、实变泛函这样的选修基础课都应该重点重修,即便是考研时做了很多习题的数分高代,也应该用高观点重新梳理一遍,把应试教育的痕迹淡化,真正领悟其中的思想。当土博士把本科数学吃透之后,那就不是一般本科生了,而是精英本科生,至少可以给非数学专业讲高等数学与线性代数。类似地,吃透了硕士的课程,就是精英硕士生,可以给数学专业的本科生讲课。对于大多数土博士而言,这就已经到达极限了,想成为精英博士生怕是比较困难,但至少可以做一个合格的专业老师。若是真有一下奇思妙想,也不妨写点文章,哪怕没有什么创见,写几篇教学文章分享一下也行,文章不在于发在什么位置,只要是有人看,而且看的人有一定收获,那就是有价值的。 当然,要做真正的数学研究,一般需要满足下面两个条件:一是有精英博士生的水平,二是能进入前沿团队。老实说,目前国内几乎是没这个环境的,估计也就清华北大中科院这样的地方有点雏形,现在有点名气的中国数学家,基本上都是在国外的前沿团队里借了东风,但要自己凝结成一个类似的团队,恐怕还是有点困难的。只有达到数学家境界的人,才有可能建设好这样的团队,也可能自成一派不用借助前沿团队,但基本的学术资源还是必需的。Strongart教授本人倒是有数学家的境界,只可惜土博士们有眼不识泰山,结果就没人邀请资源几乎为零,甚至连个讲课的教室都没有,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囧境,只能化悲痛为力量在这里教育土博士。
国内有些土博士急功近利,就知道照猫画虎发文章,哪怕真的发了几篇不知所谓的东西,饮鸩止渴水平只会更差,评上教授也是给我当拖油瓶,只能比拼人脉竞争少数领导岗位。若是这样的战斗鸡真的斗上去了,那就可以继续与人斗其乐无穷,搞不好又会坑掉一大片,可要是他没上位的话,水平那么差老大徒伤悲,只能披着论文期刊猪扮老虎,你以为现在的年轻人好糊弄吗,估计连下面的学生都看不起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