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谈康德哲学中的逻辑判断》”︁的源代码
←
《谈康德哲学中的逻辑判断》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该页面: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这些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
管理员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 作者 == [[于志成]] == 原文 == 康德的认识论哲学主要就是为了回答先天综合判断如此可能,为此他把判断做了先天与后天、分析与综合的分类,下面我们就来对这样的判断分类做一个探讨。 所谓先天判断,就是其真值不依赖于经验的判断,比如“单身汉是没有结婚的男人”,而后天判断则是真值需要经验检验的判断,比如“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所谓分析判断,是指逻辑主词直接蕴含逻辑谓词的判断,比如“单身汉是没有结婚的男人”,而综合判断则是逻辑主词不直接蕴含逻辑谓词的判断,比如“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先天与后天判断的区别在于判断是否普遍有效,而分析与综合判断的区别在与判断的真值是否独立。 乍一看,先天判断一般都是分析的,后天判断一般都是综合的。但康德指出,先天综合判断同样的存在的,比如数学命题“7+5=12”,其真值不依赖于具体经验,因此是先天的,但逻辑主词“7+5”中并不蕴含谓词“12”,比如要通过直观计算(数手指),才能够得到最后的结果。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数学命题要比纯逻辑推理弱一些,因此它还依赖于直观。此外,像“凡是皆有原因“这样的哲学命题,对于经验是普遍有效的,但真值却不能通过纯粹逻辑得到,因此也是先天综合判断的例子。 有人也许会说,既然有先天综合判断,是不是还有后天分析判断呢?对此,康德似乎没有肯定的答复,但个人觉得后天分析判断还是存在,下面就给出一类系统的例子。这里我们主要考虑是专名,专名主要是实指对象的,其定义常常来自于其典型历史,这个典型历史无疑是处在经验之中的,这就为后天分析判断提供了可能。比如“牛顿提出了牛顿三大定律”,这就是可以被视为是后天分析判断,牛顿之所以闻名,正是因为他提出了牛顿三大定律,因此这个判断就可以视为分析的,但牛顿提出牛顿三大定律这个事件是发生在经验之中的,因此它又后天的。 值得注意的是,“单身汉是没有结婚的男人”这个判断尽管真值不依赖于经验,但却是有着经验内容的,因此就有必要把它和纯逻辑判断区别开来。这里Strongart教授尝试提出经验判断与先验判断的概念,所谓经验判断就是内容依赖于经验的判断,比如“单身汉是没有结婚的男人”就是经验判断;所谓先验判断则是内容与经验无关的判断,比如纯逻辑判断“p→(q→p)”. 后天判断的真值需要经验检验,因此一定就是经验判断。但对于先天分析判断而言,既可能是经验的,比如“单身汉是没有结婚的男人”,也可能是先验的,比如“p→(q→p)”. 而对于先天判断而言,其真值不依赖于经验,假若包含着经验内容的话,就必须依靠逻辑来抵消经验对于真值的影响,因此其逻辑主词就会蕴含逻辑谓词构成分析判断,因此先天综合判断一定不包含经验内容,换句话说它一定是先验判断。 == 来源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c2cbf0102ekwu.html 谈康德哲学中的逻辑判断]
返回
《谈康德哲学中的逻辑判断》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大陆简体
查看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随机页面
新闻
文章
恶俗史记
刘人药
创人药
群体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