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闵纪念园

来自恶俗维基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冉闵纪念园
文件:民族英雄石闵.jpg
皇汉精神领袖

收容物

民族英雄冉闵

用途

宣扬民族仇恨
晒玉米

神器持有者

冉东

制作材料

石料

类型

对城宝具

在不可考的时期,有神秘人皇汉创作了《杀胡令》《五胡食人录》等美文,宣称在东晋、五胡十六国时期,一个叫做冉闵的人通过种族灭绝的方式,“拯救”了北方的汉族血脉,为汉族争取了“生存空间”。由于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在中国相关群体中的滋长,以及对赵国民族政策的反弹,冉闵这个在历史记载中作为负面形象的军阀被包装成了“汉族的救星”、“民族英雄”。

神秘人冉东为了傍上冉闵的名声,自称自己是冉闵的后裔,2012年在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高堤乡寨外村修建了这座“冉闵纪念园”,又名“中华武魂园”。虽然这座纪念园看起来略显简陋,已经成为了很多皇汉的精神圣地,许多皇汉慕名前来朝拜。

纪念对象

冉闵(? - 352)为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历史人物,本名石闵,字永曾,乳名棘奴,魏郡内黄人,后赵武帝石虎之孙,石虎养子石瞻之子。

石闵是羯族后赵统治集团的高阶成员,曾经参与对东晋、前燕政权的侵攻。338年,石虎以慕容皝独吞战利品和人口的名义讨伐前燕,被慕容恪击败,石闵是诸军中唯一保持建制没有溃散的,因此得到了重视。339年,石虎派遣五路军队共五万人进攻东晋,击败东晋权臣庾亮的军队,其中石闵在沔阴杀死了东晋将军蔡怀。

石虎连续杀死石邃、石宣两任太子,随后以最小的儿子石世为储君,认为这样做就能避免父子相残。石虎死后,其九子石遵发动政变杀死石世自立为帝。石遵因为无子,作为石闵之叔,承诺以石闵为太子,得到石闵的支持。然而石遵立了其亡兄石斌之子为太子,这让欲认父而不得的石闵感到痛恨。石闵公开表现出骄横的态度并大肆封赏招揽人心,石遵计划杀死石闵,太后郑氏为石闵说情,石闵得知此事后,将其祖母郑氏和石遵杀死。

石闵如愿以偿成为后赵的权臣,拥立其三叔石鉴为傀儡皇帝,然而其统治合法性颇受怀疑,出现了孙伏都等羯人试图劫持石鉴对抗石闵的事件。石闵认为胡人不信任他,于是颁布了一道赵人(对北方汉族的称谓)杀死胡人可以加官进爵的命令,导致20万胡人和(被认为是胡人的)赵人遭到屠杀。数百万的赵人、胡人试图逃离石闵的暴政,逃亡途中因为缺乏粮食相互杀掠,死伤甚多。“冉闵纪念园”及石闵的粉丝怀念的就是这一行径。

所谓的“杀胡令”是“赵大将军石闵”为了“镇压潜在的叛党”,通过“赵帝国”的朝廷颁布的血腥行政措施,和部分后人臆想的民族主义、为汉族复仇并不相干。石闵为了让自己顺应“继赵者李”的谶语,将自己一族的姓氏改为李,将赵的国号改为卫,说明李闵在颁布完“杀胡令”后,依旧想要以一个羯族建立的政权作为自己统治的合法性依据。

因为傀儡皇帝李鉴试图找到外援对抗李闵,李闵将李氏灭门,并重新使用父亲石瞻的本姓,改称冉闵,正式称帝,建立冉魏。因为冉闵的错误行政措施,以及与后赵余党的长期战争,冉魏政权的经济完全崩溃,立国两年后即被前燕政权灭亡。冉闵战败被俘后,被燕王慕容儁下令处死,取谥号为“武悼天王”。“天王”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多为五胡政权统治者作为低于皇帝的头衔使用。

对于冉闵(石闵)的理克忠记载请参考zhwiki:石闵,或直接观看百度百科的条目

相关谣言

冉闵纪念园的成立原因,以及对冉闵的事迹的记载很多受网络谣言的影响。

《五胡食人录》等美文杜撰了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被赵国政府掩盖的历史事实”:

  • 五胡十六国时期,胡人把北方的汉人几乎杀光了。
前秦兼并前燕时,统计前燕的人口是起初前秦和东晋的总和。
  • 汉族是最文明的种族,从来不吃人,但是胡人的文明水平为0,特别是羯族,是一群只会吃人的丧尸。
在营养转化的效率方面,这并不符合生物学常识,也并没有历史文献这样记载。
这种话都相信的人建议阅读《鸡肋篇》来大脑升级。
  • 汉族人冉闵身怀国仇家恨卧薪尝胆,试图从内部推翻奴役汉族的羯族政权后赵。
冉闵从推翻“李卫”政权,到冉魏灭亡,仅享国祚两年,也就是说他人生中只有两年才叫做冉闵,其余时间都叫做石闵
石闵是后赵皇族,著名暴君石虎养子的儿子,并且颇受他祖父石虎的喜爱
石闵曾站在“赵家”的角度上,劝谏石虎杀死具有野心的氐族首领蒲洪(即后来的苻洪,其子苻健建立前秦政权,其孙即为著名的苻坚),石虎虽并未听从,但可以看出石闵是可以提出这种敏感意见且不受追责的高级“赵家人”。
当时曾有“灭石者陵”的谶语,石闵的爵位为兰陵王,石虎仅将兰陵的地名改为武兴;石虎崇信的龟兹僧人佛图澄也用“棘子成林,将坏人衣”的预言警告石虎(石闵乳名棘奴),石虎也并未怀疑石闵。
石闵曾经率领石虎五路侵攻东晋的其中一路,并取得胜利,斩杀东晋将军蔡怀。
  • 冉闵把羯族彻底灭绝了。
羯族到底当时有没有灭亡,参见给南朝梁带来巨大笋丝的宇宙大将军侯景
  • 冉闵的所作所为都是在为汉族复仇,他是汉族人对抗胡人暴政的标志。
石闵实施迫真“杀胡令”后,依旧奉石鉴为傀儡皇帝。随后还将“赵”的国号改为“卫”,并把石氏改为李氏。李鉴试图寻找外援讨伐李闵时,李闵才将李氏灭门,并再次改名为冉闵。可见李闵一度依旧想将羯族的“李卫”政权作为自己统治的合法依据。
羯族将领麻秋曾经跟随实施过这个迫真“杀胡令”,说明这只是个背上血债以示向冉闵效忠的投名状罢了,冉闵并不在意是不是真的要杀胡人。
根据记载,高鼻和长须的汉族人也是屠杀对象。希望崇拜冉闵的人有一副足够“汉族”的长相以免被屠杀。
冉闵随后将自己的儿子冉胤封为大单于,并将一千名胡人给他指挥。韦謏劝谏冉闵杀死这些胡人并撤销大单于封号,于是冉闵将韦謏及其子韦伯阳一起杀死。
  • 击败冉闵的慕容恪是一个残暴邪恶的食人族。
慕容恪是唐、宋武庙中祭祀的名将中的一员,以仁爱的政策著称。
  • 因为冉闵颁布了“杀胡令”,导致胡人纷纷逃亡,一路上这些食人族自相残杀,把他们当初残害汉族的手段用在自己身上,实在是太痛快了!
自季龙(石虎表字)末年而闵尽散仓库以树私恩。与羌胡相攻,无月不战青、雍、幽、荆州徙户及诸氐、羌、胡、蛮数百余万,各还本土,道路交错,互相杀掠,且饥疫死亡,其能达者十有二三。诸夏纷乱,无复农者。——《晋书·石季龙载记》
逃离冉闵统治区的人有哪些人,因为什么原因,是谁的责任,不言而喻,一目了然。

产生背景

由于赵国历史教育中刻意强调的“民族团结”宣传与现实情况的反差,再加上历史教科书并没有过多提及这一时段的情况,一些人为了表达对赵国民族政策的不满而成为了皇汉。

《杀胡令》等美文虽然充满无中生有与移花接木,但由于大多数人并不会花费时间去阅读相关书籍,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印象也只是泛泛的“充满战争,人民生活痛苦”,导致这些谣言通过先入为主的方式变成了很多人最初接触的“真相”。

因为赵国底层的暴戾风气,冉闵以其“杀伐果断”、“不受虚伪的仁义道德约束”的特征深受这类群体喜爱,进而成为各类网文中时常客串的人物,抑或是主人公的精神偶像。

相关影响

虽然皇汉们反对赵国的阶级史观,但是他们采取的方法是完完全全的一路人,通过给历史人物贴上“阵营”的标签来判断“立场”,而对事件的真伪不再重视。由于这种造神运动和政治正确的实施,导致赵国网络历史类相关题材的讨论环境恶化,倘若有人试图解释相关事件在历史文献中的原貌,就会被戴上各种帽子进行瞎骂。

因为历史人物冉闵和网文中的冉闵角色差距过大,一些皇汉产生了“现代网文的可靠性超过历史记载”的大脑降级想法。另有一些皇汉在被指出其中的错误后,主动试图为其圆谎,例如《杀胡令》中挪用了唐朝骆宾王《讨武曌檄》的句子的严重BUG,皇汉就强行解释成是骆宾王“引用”了冉闵的言论。

传统意义上被宣传的汉族民族英雄如岳飞、文天祥等因为没有做出像冉闵一样恐怖的暴行,不再能满足部分皇汉心目中的诉求。一般通过人群和皇汉之间的隔阂进一步加深。

当地的村民并没有听说过这号人,将这里的广场用于晒玉米。一些村民观看了大批皇汉对手持“-{漢魂剑}-”的冉闵大帝磕头的场景后,认为这些人是冉闵的后代,所以在叩拜他们的祖先。皇汉对此非常愤怒,认为村民们不了解他们的“民族英雄”,是一件非常可耻的事情。然而讽刺的是,这些皇汉本身就根本不了解他们的“民族英雄”。

美图

文件:华夏哭墙.jpg
建立者受到了耶路撒冷的哭墙的启发,建立了所谓的“华夏哭墙”。
文件:石闵远景.jpg
冉闵大帝雕像的远景。
文件:石闵宗教仪式.jpg
大批皇汉朝拜冉闵大帝。
文件:石闵宗教仪式2.jpg
皇汉们列队向冉闵大帝磕头。
文件:汉魂剑.jpg
雕像的剑上刻着“-{漢魂剑}-”三字。“-{漢}-”字为繁体,“-{剑}-”字却为简体,对此有何深意,笔者暂且蒙在鼓里。
文件:冉东.JPG
纪念园建立者冉东的汉服美图。

最后

以元恶之种而赠同勋旧,逆臣之孙荷荣禁闼,卿知皇汉之德弘旷以不?
——汉昭武皇帝刘聪

另见